212.武當風光秀,奈何心慼慼[第2頁/共3頁]
話裡一頓,較著躊躇。
淩珊不由沉默,她連百花穀都搬出來了,天虛道人想必不會推讓,那張三豐出遊不在,應是失實,但都到了武當,卻見不著人,始終還是心有不甘,問道:“莫非道長就冇有聯絡之法嗎?”
下午,淩珊不肯在屋中乾坐,也靜不下心打坐練功,便又拉上師姐出屋在山上閒覽。
淩珊歎道:“如在昔日,能留在武當感受仙家道韻,是長輩求之不得之事,可剋日我們另有要事待辦,實在不宜久留。”
話既說至此,也不好再一昧推讓,淩珊便即答允了下來:“那就叨擾了!”
天虛道人點頭:“二宮主理應清楚,似師祖陸地天人普通的神仙人物,可謂朝遊北海暮蒼梧,日行萬裡也不過易事,我等又不會千裡傳音那樣的仙家之術,就算偶有動靜聽到,等趕疇昔,他白叟家也早已不知雲遊那邊去了,這如何能聯絡到?”
她輕飄飄一句,在天虛道人聽來便好似意有所指:張真人故意,作為後輩弟子總不能偶然無情,見死不救,如此難道有悖先祖之意?老道心底一歎,說道:“兩位宮主既是百花穀先人,那與武立便是自家人,要見三豐師祖,貧道絕無禁止之理,隻是……”
終究來到武當三十六岩之最的南岩,聽山間模糊的清泉聲,蟲鳴鳥叫聲,道人說話聲,瞻望武當山一派斑斕風景,本該神清氣爽,悠然忘返,可恰好原並不重,隻要幾分的黯然表情,竟彷彿驀地間隨之卑劣下來。大抵就是我都這麼慘了,你還這麼美,我很不高興之類毫無事理可講的遷怒!
淩珊大失所望,重重感喟,似問也似自語:“看來此行所望必定落空了,莫非我們真的隻能束手待斃了?”
聽罷輕聲感喟道:“當初趙案發作之時,師祖武道未成,隻能眼看著貴派備受朝廷打壓卻無能為力,引覺得畢生憾事,貧道幼年在師祖身邊奉侍時,還經常聽他感慨,恨不能重回當初!”
這“隻是”二字一出,便代表另有波折,淩珊心底格登一下,預感不妙,公然,接著就聽天虛道人歎道:“隻是不瞞兩位,師祖暮年雲遊四海,現在尚未返來,貧道雖願代為通稟,倒是無米之炊,實難可為!”
她當然還能夠提及十年前曾得張三豐相救之情,用以拉近乾係,但又想到如此一來,此番救過莫虛道人之情,無疑打了扣頭,故便挑選性將此忽視,隻先說無益部分。至於天虛道人是否已經曉得這事,想必張三豐不會閒到救幾小我還與徒孫知會一聲!
華山與百花穀,對於張三豐成道,皆曾有過助益,這無疑是天大情分。
天虛道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