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黃裳】[第2頁/共3頁]
燕帝慕容複親身坐陣,再見同平南大將軍龐萬春領二十萬雄師隨後壓陣,遙控批示大局。同時,又令渤海大將軍張順服水路出兵,順渤海灣南下直壓宋境。
第二零七章-【黃裳】
因而世人一番商討,定下截殺之策。到得第二日,整合三千武林妙手,悄悄潛入燕境,埋伏在渤海城的山嶺之間等待慕容複前來送命。
此人的武功,慕容複一見猶驚,這麼多年以來,還是第一次瞥見如許的妙手。正在迷惑當中,黃袍文官凶惡出爪,不過數招,往回奔逃而來的方臘、寶光龍王已然被他斃於爪下。南山獅王和鄭彪關同一起搶上,三人力戰,亦隻能略微管束他一會兒。
此次隨他而來的親軍當中,大多是明教的弟子,方臘、寶光龍王,南山獅王等人全都在列,聽了叮嚀,倉猝向前去探。
這一日略顯陰霾,黑雲高壓,彷彿預示著將有一場決死大戰。
此等軍國大事,天然當即彙報到了燕帝慕容複的耳中。
一聲令出,原地歇息的三萬雄師當即上馬,由慕容複率著向那邊樹林沖去。不料才衝到山下,還未進入那邊樹林,就見先前向前探路的方臘等人落荒往回逃來。
黃裳其人乃是《九陰真經》的創功者,當時編寫道學文籍多年,竟然無師自通,貫穿出來很多神功武學,又得宋國武林人士互助。出戰數次,威猛非常,殺得燕國水軍大敗數場,燕國水甲士數銳減三分之一,一時再不敢冒然進擊,退往渤海灣躲藏。
宋國雄師在雁門關駐紮,關外有八十萬燕軍虎視,不敢轉移,隻得悄悄叫苦,眼睜睜看著本地各城慘遭搏鬥劫掠。
黃裳數戰大敗燕國水軍,恰是意氣風發時,略一思考,已有了戰略,調集眾將議事,說道:“我傳聞燕帝武功蓋世,乃是百多年可貴一見的武學奇才,現在有他執掌燕國,我大宋難以翻身。此時既然他孤身想來聲援渤海灣,不若我等去半路殺他個措手不及,若能斬殺燕帝,我大宋之危可解。”
他的說辭正對各武林人士的設法,少林、丐幫都和慕容複有著大仇,當即呼應,丐幫新任幫主尚昆陽義憤填膺,說道:“對,本來光憑我們這些武功妙手,隻怕殺不了慕容複,但是如有黃將軍脫手,憑你的武功,定能斬殺其人。”
當時,特封楊誌為左路大將軍、郭盛為右路大將軍,燕兀朮為中路大將軍,各領二十萬雄師,兵分三路直壓宋境。
“不好,這廝到底是甚麼來源,竟然如許威猛!他若持續殺將下去,朕的得力重臣不是要死傷殆儘!”(未完待續。)
此中有一名文官名叫黃裳者,這些年來受皇命編寫道學文籍很有功績,便被宋帝提為剿除水軍的大將,率兵攻打燕國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