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1頁/共4頁]
真宗按住了她的手笑道:“算了,白頭髮是越揪越多的,由它去罷!你且坐下來,朕有件事與你商討!”
劉娥順手撫上真宗的頭髮,撥去髮簪笑道:“甚麼很多白髮,不過幾根罷了,我的三郎春秋正盛,我幫你揪掉就冇有了!”
真宗叮嚀周懷政:“你到楚王府去一趟,代朕看看皇兄和幾個孩子。”他停了一下,似在思考該如何說,昂首看到桌上的玉快意,便指著玉快意道:“把這個給楚王,哪個孩子接了玉快意,就把他的生辰八字帶返來,交欽天監合一下。”
真宗歎了一聲道:“要說老,朕隻要比你老得更快,你看朕的頭上,這半年都長出很多白髮來了。”
楚王不接玉快意,看起來隻能是另選嗣子了。老五元傑方纔歸天,未留子嗣,老六元偓隻要一子,七王八王都隻是郡王,且年紀尚輕未曾生子。算來算去,便隻能從老四元份家挑了。元份共有三子,允寧是承嗣的宗子,允懷是庶出,也隻能是允讓了。
正月中旬,以綠車旌節,迎立皇侄趙允讓入宮為嗣子。同時又因郭後身材不佳,固然嗣子名為郭後之子,天子又下旨令劉德妃共同撫養嗣子。
劉娥一陣心傷,轉過甚去:“是臣妾無能,不能為官家生下皇子。”
此時蜀中百姓聽得朝庭又派張詠重新入蜀,喜得馳驅相告:“朝庭還我張相公了!”張詠好不輕易在杭州溫馨兩年,被真宗一句:“得卿在蜀,朕無西顧之憂矣!”隻得自山暖水秀的人間天國再度派到難於上彼蒼的蜀中繁忙去了。
這竟是磨難當中見真情,此時兩人不再是皇家的帝與妃,彷彿如茫茫大海中一隻孤舟,兩人相扶相攜,相互支撐相互取暖,除了相互以外,六合之間,再更無象如此血肉相連的感受。
劉娥心中暗忖,楚王有三子,當日允升就曾經被太後抱養宮中,現在繼為嗣子,倒也名正言順。固然此次是皇後不甘心想藉著孩子來固位,但是待孩子進宮以後,本身大可藉著皇後有病本身把孩子抱過來扶養。隻是允升已經成人,最好能抱養一個年紀較小的皇子,能夠與本身培養出豪情來。心入彀議已定,道:“楚王的宗子允升次子允言,都已經成人了。既然要進宮來,天然是老三允成的年紀最合適了。”
蜀中的王均之亂,此時也停歇了下來。倒是真宗采取劉娥的建議,重新起用張詠再到蜀中。本來蜀中官員高低勾搭剝削百姓,弊端已深。當年張詠治蜀,頗用了一些雷厲流行的手腕,才把這股邪風壓了下來,張詠因治蜀有功,升為工部侍郎兼杭州知州去了。張詠一走,前任者冇有他的手腕,壓不下這幫蠹吏,百姓刻苦鋌而走險,蜀中又是再度造反起亂。
劉娥勉強一笑,轉過了話頭:“既然已經決定,那麼,官家擬接哪位皇族的孩子入宮來扶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