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頁/共4頁]
郭後歎了一口氣:“此事是我思慮不周了,冇能把那些老臣們說動。官家的性子我曉得,象老太師呂蒙正、參知政事寇準如許有分量的人,如果肯為我兒說話,說不定當朝便把事情定了下來。如果躊躇得幾日,回了後宮被枕頭風一吹,事情便難辦了。”
……
到了年底,令天下百官震驚的行動終究出台,真宗在考慮了這一年來統統百官儘言國事無諱的奏摺以後,接管王欽若等大臣的奏議,下了兩道特旨:1、免天下百生自五代以來積年內所欠朝廷統統租賦,包含赦免人數達數十萬人,赦免錢物達一千餘萬;
後宮當中隻要嘉慶殿的修儀劉娥,纔是這番政治鼎新中的最大得益者吧。她一步步地闡發過來,更加感覺可駭起來:劉娥之假兄劉美,代替傅潛之職為監軍,已經插手軍界;劉美的妻舅錢惟演本為降王以後,照理說難進中樞,卻藉著才子之名,與朝中楊億、劉筠諸名臣修史乘之列,不但能夠借修史博得名譽,更可藉此與楊億等人將來同入中樞;劉娥當年曾暫避張耆府上,現在張耆亦得以出任昭州刺史,為一方大員……
現在真宗膝下獨此一子,天然非常鐘愛,且這番上表的是副相趙安仁及禦史田錫,此二人俱是以秉直敢言而著稱。
回到後宮嘉慶殿,他依著平常風俗,與劉娥議論些本日的朝政。朝政之事,夙來極其繁亂,他身為君王,卻又不能等閒在臣子們麵前表示本身的喜樂。
她或許並不能完整明白真宗這一係列改製的後果結果,但是她卻靈敏地捕獲到了此中的奧妙之處,這奧妙之處或許是真宗所冇有發覺到的,卻瞞不過她。
真宗聽到承乾故事時,瞿然動容,驚道:“小娥你說得甚是,此事不但乾係祐兒平生,也乾係著大宋江山的將來,不成失慎重。”
真宗一邊裁官,另一邊則大量將上千名這幾年文武科舉所落第子,一一彌補空檔,這批新人不但有真才實學,且年富力強、忠心耿耿,頓時將混亂的局麵壓了下來。
前麵幾個奏摺,劉娥都能與他一起會商,直說到要求早立儲君時,她卻微微一怔,似想要說些甚麼,卻終究冇有開口。
次日便下旨,封皇次子玄祐為信國公,擇良師為信國公發矇講授。
隻是既然減賦,必定要想體例節流,纔不致於收不抵支。本朝建國初太祖為了停止中原百年動亂,穩定朝綱,導致冗官冗兵的存在。既然不能減兵,那便隻要減官了。那些冗官數量之大,能夠追溯到五代時,不但有後周的舊官吏,也有吳越南唐後蜀等各國歸降的官員,以及大量建國武官以及朝中各官員蔭及子孫、家人、部下的蔭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