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5頁/共5頁]
劉娥顰眉道:“臣妾隻是不明白,都江堰治河之法,已經上千年了,何故汴河治水,竟不知其法?”
楊媛曉得必成心圖,忙學著她的模樣也撥入一口,細細咀嚼了一下,笑道:“姐姐,我竟不曉得時下要艱钜節流如此,宮裡頭連一道菜都上不起了。連這米飯,都還不及我平日吃的香滑。”
楊媛隻得道:“姐姐,是我呢!”
真宗已經用膳畢,聞談笑道:“也好,你身子不爽,也早些安息!”站了起來。
楊媛啊了一聲,常日這個時候恰是真宗上朝去了,一時倒未曾想到這個,忙笑道:“我來得不巧了,呆會兒再來看姐姐罷!”這邊正要退出去,卻聽得裡屋劉娥的聲音道:“允恭,你跟誰外頭說話呢?”
楊媛喜道:“唉呀,這可真是比珍珠還要金貴了。既有如此功德,官家何不下旨,令各州府都種上這類占城稻?”
劉娥淺笑道:“這有何難!”
劉娥點頭道:“是啊,昔年漢武帝曾建扶荔宮,打從南邊用了無數人力物力把已經成活的荔枝樹移到宮內,成果也隻成活了一年。唐朝楊貴妃喜好吃荔枝,便得千山萬水地打嶺南送過來,弄個民怨沸騰,卻也隻為長安城內,種不活這東西。安南分開封,比嶺南離長安還遠呢。”
卻聽得劉娥的聲音道:“我本日著了風寒,也不敢留官家,媛妹,你奉侍官家到你長春殿中去吧!”
他二人機鋒對答,楊媛不懂政務,饒是她夙來聰明,卻也聽得雲裡霧裡的,站在一邊倒是插不上話來。此時聽劉娥說到她,忙笑道:“原是我不該站來的,倒冇得做了一支大蠟燭。”
才一進門,雷允恭忙迎了出來,楊媛一邊出來一邊問道:“姐姐身子如何樣了。前兒還好好的,可請過太醫了!”
次日一早,真宗上朝以後,劉娥便把昨日做菜的廚子送給楊媛,楊媛心中感激,更是暗喜本身走對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