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頁/共3頁]
另封冊太子妃郭氏為皇後,封嫡母李皇後為皇太後,又追贈生母李賢妃進尊號為元德皇太後。
真宗趙恒繼位後,即下了連續串的旨意:進封四弟越王趙元份為雍王;五弟吳王趙元傑為兗王;六弟徐國公趙元偓為彭城郡王;七弟涇國公趙元偁為安寧郡王;八弟趙元儼出宮開府,封為曹國公。
同時,追封已故的三皇叔涪陵公趙廷美為秦王;追贈太祖宗子魏王趙德昭為太傅;太祖次子岐王趙德芳為太保。另封太祖之孫侄趙惟吉為武信軍節度使。加授同平章事呂端為右仆射,李沆、李至並參知政事。
太後點了點頭:“先聽聽罷!”
劉承規一怔:“另有?冇有了,冇啦?”
采玉應了一聲,忙扶太後起來梳洗。太後忽又想起來一事,道:“對了,上午皇後宮中派人過來,恍忽傳聞好象有甚麼事要稟我,是甚麼事兒?”
葬大行天子於永熙陵,下旨第二年改年號為鹹平。
太後卻已經緩緩地閉上了眼,淺笑道:“冇甚麼,‘不癡不呆,不做阿翁阿姑’,更何況我現在更是犯不著管這等閒事了!”
采玉曉得此時太後解了苦衷,便有表情過問宮中之事,忙拿了傳抄的聖旨來,笑道:“也冇甚麼,官家繼位,後宮天然要充分幾小我。這是皇後帶來的名單,太後您要不要過目一下?”
是以新帝即位以後,統統施賞大典,一概停止,惟李繼隆、王繼恩、李昌齡等,謀立楚王元佐,應當坐罪。真宗特降旨,貶李昌齡為行軍司馬;王繼恩為右監門衛將軍,放逐均州。隻是此中牽涉到的李繼隆為皇太後的長兄,是以,新皇的旨意,遲遲未下,這也是懸在世民氣頭的一件大事。
太後點了點頭:“曹氏杜氏的來源,我倒是曉得,隻是那劉氏何許人也?”
若論太後的本心,本也是賢德之人,當年新帝為親王、太子之間,亦曾得太後多方庇佑。隻因太後無子,若論楚王和新帝,雖均非太後所生,但是楚王妃倒是太後的孃家侄女,更兼楚王蒙難之間,其子尚在繈褓當中,楚王妃便將皇長孫拜托於太後。是以上當年先帝駕崩之時,太後亦不免存了一份私心,再加上耳根子軟,未免有些屈了當明天子。
宋太宗遺令三十一歲的皇太子趙恒靈前繼位,至福寧殿登殿,大赦天下,定次年除夕改元鹹平元年。
采玉和劉承規一驚,忙問道:“太後,此人到底有甚麼來源?”
第一章、新皇即位
劉承規忙謝過太後之恩,這才垂手答道:“本日李大人依著太後叮嚀,先上書告罪,不料官家隻字不提此事,隻說是大人素年來交戰辛苦,現在念及太後年老,不忍再令太後牽掛,以是賜大人解甲歸家。”
太後怔怔隧道:“冇了?這麼說,未曾削爵,也未曾降職,隻是去了兵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