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綏遠與傅作義的決定[第2頁/共4頁]
“對,傅先生,你就說吧!”有“一字並肩王”之稱的陳長捷也說道。
汗青上,禿頂黨軍隊中,對傅作義的第三十五軍有個戲稱,叫“七路半”軍隊。為甚麼這麼叫?按字麵瞭解,那就是傅軍長即便不是八路,也就差那麼一丁點了。聽起來挺嘎的,但是各位讀者大大,這稱呼還真有來源和根據:傅作義在抗擊倭寇期間,與炎黃紅黨乾係非常密切,1938年,他隻要兩個師時,卻接管了多量紅黨人士進入其軍隊事情,兩個師的政治部主任閻又文、康保安還都是炎黃紅黨黨員。再加上傅家軍從上到下風格簡樸,傅軍長本人布衣粗食(想想《亮劍》中,晉綏軍358團團長楚雲飛都有本身的廚子),因此從哪方麵看確切很像土八路的軍隊了。
“老總(在傅作義兵中,其被稱作‘老總’、‘傅先生’),此次調集我們來,是不是有大行動?”新編三十一師長孫蘭峰問道。
“大師都曉得,3年前(1940年),我們打五原縣,那是不得不打,打不下就是一個死字,當時倭寇在綏西的守勢,已經將我們三十五軍逼到了死路,落空了產糧按照地的我們,如果不能奪回五原縣,就底子冇有體例儲存。”傅作義俄然提及了幾年前的戰事,“當時打得怎一個慘字了得,其武,我記恰當初你在烏加河死守,楞是冇有主動找我要一名救兵,實在讓我捏了一把盜汗。”
“老總,當時候我很清楚,你手裡底子冇有甚麼預備隊了,厥後派去援助我的馬隊軍隊,早晨一起扔手榴彈、上刺刀殺鬼子還不顯,天亮一看,本來都是蒙古大腳娘們(傅總身邊有個蒙古馬隊旅,是三個歸正的蒙古女王爺帶來的,內裡有很多女兵),您把她們都派來了,可見當時是真冇人了!”聽到傅總聊起疇昔,董其武介麵道。
“我們周邊的環境大師都清楚,三十五軍家根柢全算上也就4、5萬人,真正能作戰的約莫3萬人擺佈。西北的閻長官那邊約莫10~12萬人,但是新兵多,其真正戰役力我們最清楚,最多也就和三十五軍相稱。從輿圖上看,我們的東北方向是李取信的偽蒙軍,正東麵是倭寇的駐蒙軍,東南邊向駐有一小部分倭寇設防山西的第一軍,往南則是炎黃紅黨的地盤,至於紅黨的實際戰力嘛,本來我估計比咱強點有限,但是上個月他們全殲了小鬼子2萬多人,現在我到有些看不準了!”傅軍長如數家珍的講著第三十五軍四周的軍情,然後持續說道:“如果小鬼子真攻占了陝西全境,我們可就是北、東、南三麵環敵,再加上我與西部閻長官汗青上的恩恩仇怨,如何看都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