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解術數箇中妙[第2頁/共3頁]
如此一局一局地下來,蘇三醒每次都是孤注一擲地將麵前越來越多的銅錢全數押上,並且每一局都能押中,那銅錢由八變十六,十六變三十二,三十二變六十四,六十四變一百二十八……
蘇三醒點了點頭,嘴裡倒是不置可否地說了一句:“看看再說。”然後便帶著一身酒氣搖扭捏擺地從兩人之間穿過走進門去。
如有會家子看到這一幕,必定要立時鼓掌喝一聲彩。要知那騎者先前在馬背上模糊是個“鐵板橋”的架式。如果藉著一股猛勁兒快速起家,那是冇有半點出奇之處。但他倒是慢悠悠一寸一寸地直起了身形,這份工夫便全在腰上,江湖上實在罕見。
這兩句話媒介不搭後語,但他們相互已是心知肚明。當時一人仍留下來守門,另一人卻撒開雙腿向著鎮中飛奔而去。
到這時那休說那寶官,便是一旁的賭客們也看出苗頭,麵前這胖青年明顯來者不善。
在寬廣的馬背上,一名騎者竟是抬頭朝六合躺著,手中高舉一隻黑漆漆的大葫蘆,時不時地將葫蘆傾倒,從葫蘆口中瀉出一道晶亮的酒瀑,注入伸開的嘴巴裡,竟然不會有一滴半點灑落旁處。
賭局持續,蘇三醒還是連押連中,前後一口氣押中二十四次。
他將駱冰送的镔鐵葫蘆掛在腰間,不緊不慢地從馬背上溜下來,牽著韁繩走到破廟的大門前,昂首看看上麵那“豪傑會館”的牌匾,口中收回“嗬嗬”兩聲不明含義的輕笑。
這騎者二十歲高低年紀,身材倒也魁偉,隻是肚大腰粗,麵如滿月,一雙眼睛不大又老是眯成一線,唇邊帶笑,顯得很有喜感。此人非彆,恰是從天山而來的蘇三醒。
廣東佛山鎮,與河南朱仙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並稱天下四大鎮。它地處水路衝要,為全部嶺南地區的商品集散地,又流行冶鑄、陶瓷、紡織、藥材等行業,端的是物阜民豐、販子繁華,乃至又與都城、漢口、姑蘇合稱為“天下四聚”。
銀錢落桌以後,那寶官立即將骰盅向上一掀,大呼道:“二二三七點小!”
成果發表,立時便有押中的興高采烈,押錯的失落懊喪。
寶官開寶,倒是個四一一六點小,蘇三醒那一文錢頓時變成兩文。
如此連續七八局過後,那寶官似有些不滿地向蘇三醒喝道:“這位朋友如果不玩,便請向中間讓開一些,以免擋著其他朋友下注。”
骰盅揭開,寶官瞠目結舌,那三顆骰子兩個五點一個六點,公然是個十六點大。
“我押大!”
“算你識相!”寶官對勁洋洋,他也算不清對方的銅錢已經變成多少,便請來賭場的賬房計算。
第二局開端,蘇三醒仍隻站在一旁看熱烈,並不跟著大師下注。但冇有人發明他的雙耳正微微顫栗,正儘力發揮武學中的“聽風辨位”之術,憑靈敏之極的聽力捕獲骰盅內三顆骰子翻滾碰撞時收回的每一絲纖細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