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修道[第2頁/共7頁]
嶽不群聽了華山派無事,不由鬆了口氣。此次魔教吃了大虧,總會安寧幾年了,如果任我行下台,為了報仇和立威,必定再一次殺上華山。華山派現在有段清玄在,應當自保不足吧。自已的武功還算不了甚麼,還是有多遠躲多遠,按原打算去西域。再想想風清揚,看來還是如本來一樣,悶頭不出思過崖,不知是不是悔怨冇能禁止劍氣二宗之間的爭鬥,從而引華山全派的式微。但又因身為劍宗弟子,深恨氣宗將劍宗擊敗。固然氣宗是光亮正大,手腕也普通,但心中仍有恨意,不肯再見氣宗之人。回想原書上說氣宗給風清揚找了個妓女當老婆,騙他去江南結婚,而後再在華山大殺劍宗弟子。現在想想,倒是非常不對勁,氣宗諸師長就這麼有掌控,風清揚曉得啟事後也不會返來尋仇。依這世所知,這是劍氣二宗共同的戰略纔是對的,要不然本來的嶽不群也不會如此理直氣壯了。想那妓女一事,恐怕是方證和沖虛利用令狐沖,用心爭光彩山派的大話。讓“氣高心潔”的令狐沖信賴華山氣宗的無恥,憐憫心屬劍宗的風清揚,使其與氣宗的嶽不群垂垂起怨。也隻要“機靈聰明”的令狐沖,纔信賴德高望眾的少林和武當兩派掌門人不會哄人,終究他們勝利了。最後教令狐沖《易筋經》也是故意虛和驚駭風清揚的意義,讓令狐沖得了好處,今後就算曉得了真相,也不好再計算被騙之事。
聽著挎劍背刀兩個男人不斷的長歎短歎,嶽不群也有些憐憫。前人一貫講究“法不成輕傳”,收徒向來非常鬆散,不是知根知底的自家嫡親後輩,或存亡朋友的先人,是根基不收的。要收也是極少的收些資質很高,並且自小養大,受已恩德的孤兒。其他的多是些外門弟子,隻傳些粗淺的拳腳工夫。並且每個高人所收弟子不過一個兩個,多的也難十個;還分靠近愛好與否,多傳少傳的體例,又分為真傳、親傳、內門、外門、記名弟子的品級傳授題目。以是江湖上的絕世妙手極少,一流妙手雖有兩三百餘人,但各個王謝大派就占去大半,魔教和部屬幫派又占小半,江湖上殘剩自在無門派的一流妙手不過少數十幾個罷了。以是這不但是資質的題目,而是有冇馳名師傳授和武學秘笈的題目。是以江湖中人很少有妙手呈現,能自學成三流妙手就算很不錯了,就能在一縣之地稱王稱霸。偶爾呈現幾個一流二流的妙手,那是資質運道極高的個彆人物,不是常見事情,也遠冇有各大門派來的多。導致一但聽聞那裡有武功秘笈呈現,就一窩蜂的跑去掠取,常常引發一陣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