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尋道[第4頁/共7頁]
“你今後真不想做掌門了?”寧清林語氣奇特的問道,嶽不群非常誠懇的答覆:“師侄實無掌門之才具,還是讓於他報酬好。≧ ”寧清林死死盯著嶽不群,見其情意以決,才認同這是實話,歎了口氣,長思半晌才說道:“你倒是大氣,如果劍氣二宗都有你這般大氣,倒也不會有這般多的事情生了。”見嶽不群已定好下山日期,隻得叮嚀叮嚀一些江湖上的事物,也好讓其能安然一點。必竟嶽不群之前武功未成,冇單獨下山闖蕩過,現在下山又無人相伴,實在放心不下。寧清林跟嶽不群說了很多,中間還一起用了炊事。這類種體貼之意,直如嶽不群是寧清林的兒子普通,讓嶽不群非常打動,對華山也有了幾分不捨。可再多不捨,為不讓汗青重演,也隻能放下。
那《空明拳經》冊頁早已黃,翻開一看,頁上寫著“《品德經》中有言道:‘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固執外下,荏弱處上。天下莫荏弱於水,而攻固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此路拳共七十二路,乃以虛擊實,以不敷勝不足的妙旨。要旨在於以空而明,柔中帶韌,陰柔非常,拳力如有若無,需內心澄徹而明解妙詣。此拳之十六字要訣為,‘空朦洞鬆、風通容夢、衝窮中弄、童庸弓蟲’。”嶽不群見後非常感慨,此拳經經兩百餘年蒼桑,本身竟能學到,是為大幸,不由說道:“此真乃天下至柔的拳術,我聞那周伯通真民氣機純真如頑童普通,武學上的資質卻不亞三豐真人。可惜周伯通真人練武隻為好玩,深得道家有為不爭之法,冇有一心將心機用於揚武學之道上。不然世上又多出一名,不亞重陽帝君和三豐真人的伯通真人來。我本日得傳周伯通真人之拳術,萬分感激,卻想著爭上一爭,為真人立名天下。”
明朝華陰縣內的房屋並不高大,房屋擠擠挨挨的,一個縣城也不過兩千人,或許華陰縣是小縣的原故。嶽不群來到縣內獨一的一家堆棧,點了一間說是天字號上房的房間。那房間也不過十餘平米,一床一席一桌兩長凳一洗漱盆而以,還要兩百文錢,約莫後代一百多塊錢。嶽不群也無法了,明朝的餬口程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