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尋道[第2頁/共7頁]
那《空明拳經》冊頁早已黃,翻開一看,頁上寫著“《品德經》中有言道:‘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固執外下,荏弱處上。天下莫荏弱於水,而攻固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此路拳共七十二路,乃以虛擊實,以不敷勝不足的妙旨。要旨在於以空而明,柔中帶韌,陰柔非常,拳力如有若無,需內心澄徹而明解妙詣。此拳之十六字要訣為,‘空朦洞鬆、風通容夢、衝窮中弄、童庸弓蟲’。”嶽不群見後非常感慨,此拳經經兩百餘年蒼桑,本身竟能學到,是為大幸,不由說道:“此真乃天下至柔的拳術,我聞那周伯通真民氣機純真如頑童普通,武學上的資質卻不亞三豐真人。可惜周伯通真人練武隻為好玩,深得道家有為不爭之法,冇有一心將心機用於揚武學之道上。不然世上又多出一名,不亞重陽帝君和三豐真人的伯通真人來。我本日得傳周伯通真人之拳術,萬分感激,卻想著爭上一爭,為真人立名天下。”
玄貞子真人點頭讚道:“你有此心,卻不比貧道將此拳經藏匿於終南之地。”說完,將自已練拳近九十年的經曆一一傳授。玄貞子真人本就對道的貫穿極深,練拳多年早知拳術之真諦,隻是冇有內力,冇法使出拳術的能力。嶽不群感激玄貞子真人的風雅,無物可報,也將除紫霞神功外的三門華山氣功心法傳授給玄貞子真人。真人靜坐細思華山諸心法之要決,很久方開端修習,嶽不群也在一旁接收真人所傳之經曆。一個時候後,嶽不群纔將此拳法大抵瞭然貫穿,躍出院中打起拳來。
兩今後,嶽不群清算了幾套衣服,帶了幾日乾糧,又在寧清林處取了五十餘兩銀錢,手拿一把華山弟子製式長劍。在拜彆徒弟段清玄和師叔寧清林後,向廟門行去。甯中則依依不捨,直拉著嶽不群到了山道口,都不肯放手。風不言,張不惑,陳不寂三人也在山道處送彆,兩邊言談了幾句後,又勸服了甯中則,讓她在華山上好好練武,纔回身向山下行去。因臨時冇有目地地,一起上漸漸悠悠,撫玩著華山初夏美景,不時又向山穀中行去,從下而上旁觀華山的南峰,西峰和北峰。華山派地點的東峰朝陽峰和支峰或稱中峰的玉女峰,在嶽不群影象中都非常熟諳,其他三峰就不是很熟。流連了半日風景,目睹天氣漸晚,嶽不群才運使華山輕功向華陰縣馳去。這華山的十段錦輕功身法與華山派的名頭不甚符合,閃躲進犯非常工緻,長時趕路縱高倒是不可。一個跨步不過丈餘,度也不算快,不到一個時候,內息就有些狼藉,腿腳軟。嶽不群歇息好一會後,纔再運使輕功趕路,直到入夜才趕至華陰縣。城門早已封閉,武林中人可不會誠懇等著。嶽不群看那城牆高有兩丈,心中揣摩了一下,在無人看顧的處所,將承擔背好,左手握劍,提氣後一個直衝,左腿一蹬空中,飛起一丈,右腿再一蹬城牆,又上升七尺,右手一抓牆垛,就飛上城牆。見四周無人,又飛進縣內。